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

如何讓學員加入學群 講師:林俊民

關於討論議題:如何讓學員加入學群

引言人:陳江河老師,已經將步驟寫的非常好,可以逐一討論

這裡是我提出一些小小建議,關於大安社大正在做的學群計畫,由於我是去年,大安社大環境學程的召集人(已經在今年四月卸任),故參與了一些會議,大安社大的方式,是非常緩慢,而且讓老師們自行結合參與。

  1. 原本是用同性質的課程去做一個學程(如環境、律動、資訊...等等),可是除非召集人很強勢,不然不是效果很差,就是根本沒效果。
  2. 開始用不同的課程夾雜,形成一種混和型的學程,讓老師在會議中介紹自己,聯絡感情。
  3. 以課程合作為主題,讓老師們提出自己的需求,跟可提供的能力。
  4. 以跟社區協會合作的機會,讓不同老師參與開會,與社區協會幹部討論出融入式教學,來因應社區需求。

優點:
未表明社大的要求,由老師們自己討論出方向,也沒給任何壓力,感覺上、老師們能很快的建立共識,也相談甚歡,雖然一開始有些老師有點反彈,後來還蠻受老師們歡迎,覺得比去找一些專家學者,來胡扯教育理念好多了。

缺點:
開會時間相距太遠(全體老師、一期只有一次大型會議,召集人一期、會開兩三次), 因為時間拉太長,熱情很快的冷卻,使得每次會議討論、幾乎重新來過。

心得:
  1. 社區大學老師,幾乎都有社會改造的性格,能很快點燃熱情,達到共識。
  2. 過於同性質的課程老師,幾乎都有自己的專業理念,較難互相溝通。
  3. 社區大學老師,幾乎都很忙,能湊在一起開會的日期不多,很難喬。
  4. 會議時間需固定、相距不遠,才能在討論過後,去付諸執行。
  5. 在設計過的架構下自由討論,才不會離題太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